[紅樓+西游]孫悟空進大觀園 — 第 51 章 游太虛
游太虛
良久的沉默。
孫悟空裝傻道:“竟有這等奇事?”
林黛玉道:“是。我也覺得甚奇,所以偷偷跟着,多看了半刻鐘。”
言下之意,沒有看走眼,不會再聽他狡辯。
林黛玉盯着孫悟空腰間葫蘆,又道:“說來也真是巧,我從前養過一只猴子,也跟先生你一樣,成天喜歡抱着個葫蘆玩。”
土地慌得從孫悟空腰間直接落到地上,在林黛玉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見。
孫悟空:“……”
林黛玉看着土地消失的地方,笑了笑,看向孫悟空道:“先生有時愛扣弄手背,也時常令我想起,我養那只猴子,與你相似癖好。”
孫悟空默默将剛剛才放在左手手背上的右手拿了下來。
“這麽巧?”
林黛玉又是笑,這笑容忽然變得溫和,好像并沒有要糾纏到底之意。
“我從前偶然,進入一個叫太虛幻境的地方,看了一本叫《金陵十二正釵》的畫冊,其中十一首詩,講十二個女子,并稱十二金釵,後來又來了十二位歌女,唱一出叫《紅樓夢》的戲,只才唱到一半,就有一位仙姑說着‘來錯了人’,将我從幻境逐出。”
林黛玉聲音不急不緩,孫悟空不知她為何說起毫不相幹的東西,但好歹沒有繼續将他拆穿,只安靜着聽。
“等從幻境出來,我來回品酌這十一則斷言,那首聽了一半的戲,竟然發現其中人物,能挨個與榮寧兩府人物對上。”
“其中有一副圖,回廊連着殿宇,擺陳富麗,屋內吊着一懸梁自缢的美人。我看判詞,感覺像是在說秦氏,後來沒有多久,秦氏就這樣死了,甚至聽人說來,連死的方位,都與圖中沒有所差。”
“若真如這幻境中斷言所判,寶釵不該是如此死法。”
林黛玉正色道:“判詞說,①‘金簪雪裏埋’,那曲唱的是,②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③‘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曲講平生,詞講遺恨。整個榮國府,只有寶釵一人合得上這斷詞,可她分明還沒跟賈寶玉齊眉舉案,怎麽就突然上吊自盡了?”
“上吊自盡,又怎麽符合‘金簪雪裏埋’這句判詞?”
“她上吊自盡前日,還跟我與迎春等人一起賞花飲茶,閑情逸致,怎麽不過一日,就生了死意?”
“所以你的意思是,林黛玉用你能用妖術的把柄,要挾你去調查薛寶釵之死?”
“不錯。不止如此,她還将我當成了妖怪。”孫悟空又補充道,“她發現判詞與薛寶釵的死法不符,所以有些起疑。”
土地與孫悟空在屋中對坐,兩人默默吃茶,又是片刻。
“我就說之前她怎麽對智能兒這事這麽淡定……”土地嘀咕道,“搞半天,她是因為進了太虛幻境。”
她若早在一切事情發生前,進了這太虛幻境,明白這世上有天定命數,各自因果,神仙凡人,生了所謂關于天道的洞見,對于其他六道生靈的存在,也許也不那麽奇怪了。
孫悟空不由點了點頭,追問道:“太虛幻境是什麽地方?”
“此事說來話長。”土地神神秘秘壓低聲音道,“我之前聽說警幻下凡設局,其實設了兩條命數。”
孫悟空:“什麽意思?”
“也就是說,司命和警幻,給賈寶玉還造了一條路備選。你也可以理解為,開小竈。這事我不知道是玉帝授意,還是他二人曾經跟神瑛侍者有些私交,所以給他造了另一局好命。”
“……什麽好命?”
“你如今也看見了,賈寶玉雖然受盡寵愛,但學業不進,而此世評判人物——不說人間,就說天庭,也是看立過什麽豐功偉業。也如凡人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在人間這麽多年,見慣了不學無術的二世祖,少時飛揚跋扈,笙歌犬馬,人到中年,往往就開始時運不濟。”
土地慢條斯理道:“按照凡人命理一說,這就叫換運。沒人能走一生好運。有人前半生運好,後半生運差,有人前半生運差,後半生運好,還有人十年一度,大起大落。朝廷收成好的時候儲備糧食,往往備着旱災雨災所用。人也如此,好運的時候不存點錢糧備用,到了壞運的時候就走頭無門……”
孫悟空打斷道:“講重點。”
“重點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天要助你,也是先要人自助。太虛幻境,會給賈寶玉暗示一條彎路,他若是能幡然醒悟,重拾功名,命就改了。”
孫悟空敏銳地抓住“暗示”兩個字,問道:“為何說是暗示?”
“廢話,要是明示了,不就相當于作弊。”
“可提示他未來之事,本來也是作弊了。”
“怎麽說呢,這就是天庭規定條款模糊不清的地方。”土地解釋道,“譬如我們仙人不能在人間顯露真身擾亂凡人因果,但是重點是顯露真身還是擾亂凡人因果呢?有些仙死扣前半截,有些仙只管後半截,被舉報的仙抓去候審,往往要兩者都看,顯露真身之後擾亂了凡人因果,甚至有些仙,擾亂了凡人因果,但因為沒有顯露真身——”
“我就聽說有個仙,在駕雲出行的時候喝酒,酒葫蘆砸到了地上一個正在讀書的人頭上,把人砸死了,結果司命和地府一查,此人今後要當宰相,要是死了,一國氣數都改了,于是趕緊把魂魄從陰司提回人間,這個仙也被抓去了候審,但因為這兩個前提并不都符合,又給放走了。”
孫悟空琢磨道:“我怎麽聽着,是你們這些仙在鑽空子。”
土地打哈哈道:“哎喲,話不能這麽說,能給天庭定規矩的仙,那都是何等德高望重,何等老謀深算,怎麽會犯這種條款模糊的低級錯誤,讓人鑽了空子?于是大家都默認,這是律法無情人有情,寧可放過,不可錯殺!”
孫悟空不耐煩點點頭。
土地趕緊殺回正題:“暗示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要靠人自己的悟性。有些人可能看了本書,聽了一言兩語,別人覺得不相幹的東西,在他自己心中波瀾萬千,頓悟了,要去走另一條路了。有的人可能打定主意要殺人放火,結果剛跟人合計好,看見要打劫的那戶人家的老婦,回憶起家中老母尊尊教誨,于是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所以太虛幻境,其實就是一種指引,讓賈寶玉自己去悟,能悟到多少,都是他自己的本事。”
土地抹了一把長須,“不過據我所知,太虛幻境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賈寶玉還是那副德性,可見人之本性有多難改,這種暗示也并沒有把他引到另一條好路上。”
“什麽樣的好路?”
“這就是警幻和司命的安排了。當然,這種劇本我也見過很多,官運亨通青雲直上……中間不大不小的波折——後半生運再差,前半生的財庫名庫也尚有富裕,只要不走邪門歪道,結局一定和滿。”
如果讀書是條好路,那麽賈寶玉如今走的這條路就是壞路。
這樣一條壞路,會引他通往什麽樣的結局呢?天庭讓他下凡歷劫,專門給他一條壞路,是出于什麽目的呢?
當然,這些話孫悟空沒有問出口。
這些日子的旁敲側擊,孫悟空已經敢肯定土地沒有太多瞞着自己的東西。如果土地跟警幻司命一夥,他大可不必冒着風險跟自己合作。警幻和司命知道內情,但沒有透露給其他仙官太多不必要的信息。
土地說不知道太虛幻境究竟是玉帝授意還是警幻和司命私下留情,如果是玉帝授意,那麽他為何明明讓賈寶玉下界歷劫,還非要給他網開一面呢,如果是警幻和司命跟神瑛侍者之前有交情,他們真的會冒着這麽大的風險,将這一切提示做得這麽明顯嗎?
況且,賈寶玉身前通靈寶玉,可以看見他眼能看見的一切。
賈寶玉進了太虛幻境,通靈寶玉也會記錄下他在裏面的一切,警幻和司命的手段不就徹底暴露了嗎?
無論哪一種,都是矛盾重重,疑點多多。
孫悟空只覺得現在所有的詭秘已經達到了頂峰,他不禁回想起從蟠桃園睡着之後,流落到人間所經歷的一切。
敖應在賈府感應到鬼氣,最終認定是秦氏死得冤屈化作厲鬼。那秦氏如今又去了哪裏?她生前又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冤屈?
智能兒十世善念,一顆佛心,這世不過十好幾的年紀,又怎麽會土地口中所說,幾百年前就消失了的封魂邪術?最可能是,還有一個沒有露面的人,在智能兒死後,将她封魂在體內養屍。這個人目的是什麽?又為什麽會消失了的邪術?
智能兒殺人是為“替天行道”,何必要挖眼珠?是她自己一時興起,還是眼珠又有什麽他用?
林黛玉說自己進了太虛幻境,太虛幻境是為了警示賈寶玉所設,為何裏面種種,昭示的是十二個女子?是這十二個女子與他一生命數糾葛嗎?還是他的選擇會讓這十二個女子走向不同的結局?
她說曲講平生,詞講遺恨,似乎她在裏面看到的十二金釵結局,并不和美。
還有,“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薛寶釵身攜金鎖,跟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湊成金玉良緣,但這個木石前盟又是誰呢?會是林黛玉嗎?“齊眉舉案”又“意難平”,意思是指賈寶玉和薛寶釵今後會成婚,而又念念不忘這個“木石前盟”嗎?
這十二個女子,林黛玉講了秦氏和薛寶釵,其他剩下十個又分別是誰?她又在其中看到了怎樣的結局?
她跟賈寶玉紅線一斷,人就從情癡之中醒了,又回到了當初在林家,雷厲風行,內藏乾坤。她那時發現葫蘆是個妖物,按耐不發,是為了觀察自己是否可信,有可以利用的價值嗎?
很有可能。
尋常人遇見會妖術的人,哪裏敢行這種“與虎謀皮”之事?她也許是猜中他有可能是那只叫孫悟空的猴子之後,才敢找他商議此事。
但即便如此,用他會“妖術”要挾,也是風險萬分——要是一個會妖術的人決意殺人滅口,她手無縛雞之力,只怕算盤全部落空。
她冒着如此風險,是因為跟薛寶釵姐妹情深,所以一定要為她找出真相嗎?
這樣做,倒是很符合她至情至性的本性,但……仍然哪裏有一些奇怪。
頭一回,他有一種霧裏看花之感。
① ② ③:《紅樓夢》
其實這個腳注我不标大家也應該懂哈哈哈,規範一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