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還珠)棋盤 — 第 5 章 ☆、三苗
鴨兒胡同中段的廣化寺香客絡繹不絕,那爾和的夫人瓜爾佳·杜若在廣化寺為三女兒祈福,三女兒素來身體病弱,但願廣化寺的釋迦牟尼佛像能為三女兒帶來福氣,能讓三女兒的病氣一掃而光。
那爾和是當朝皇後烏喇那拉氏的二弟,那爾和擔任伊犁将軍一職,他之前在蘇州駐防,那爾和的三女兒乘齡就在蘇州出生,那爾和的夫人瓜爾佳氏的母親王氏是漢人,瓜爾佳氏的母族是蘇州一帶顯赫有名的洞庭東山莫厘王氏家族。
洞庭東山莫厘王氏家族遷吳以來,初為武臣,繼而服賈。迨惟道公始令子弟讀書,及文恪公(王鏊)而大顯于世
當初,那爾和娶其妻瓜爾佳氏,正是相中瓜爾佳·杜若與旗下滿洲姑奶奶相迥異的含羞帶怯的吳侬軟語般的江南溫柔。瓜爾佳·杜若擁有夜莺一般悅耳的聲音,也擁有百靈一般的歡快靈動。
瓜爾佳·杜若的家族是康熙朝太子妃瓜爾佳氏的家族,太子妃瓜爾佳氏的家族自從在康熙皇帝二廢二太子的時候就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那爾和娶其妻瓜爾佳氏,當時還是個二等侍衛,等到三女兒出生的時候,他早已是在蘇州駐防的副都統。瓜爾佳·杜若的名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遺兮下女。
乘白鼋兮逐文魚,與女游兮河之渚。
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将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烏喇那拉·那爾和從古書中見此二句極其意蘊良美,便仿效老丈人給三女兒取名為“乘齡”,三女兒乘齡身體有些嬌弱,那爾和與夫人瓜爾佳氏便有些憂懼三女兒乘齡的霜露之疾時常病發,在三女兒幼年的時候,那爾和與杜若就調養三女兒的身體,瓜爾佳·杜若還将苗民的蝴蝶銀镯挂在女兒的手腕上以驅邪。
瓜爾佳·杜若的母親王氏是漢民與苗人的後代,所以瓜爾佳·杜若也流着苗人的血液,因為流着苗人的血統,那爾和的夫人瓜爾佳氏生有難以馴服的天性。
所以,瓜爾佳·杜若雖然精通漢學,但是并不親近漢民,蓋因血統使然,抑或是其母系一脈為苗人受漢民壓迫過久,洞徹了漢民欺軟怕硬的本性。
漢民見了滿大人是溜須拍馬,漢民見了苗子是目空一切,就因為滿大人是征服漢民的征服者,而苗子是一直以來受漢民壓迫的屈服者。
欺軟怕硬,漢民之本性也。
瓜爾佳·杜若結交的都是在蘇州的八旗貴婦們,旗下的姑奶奶們雖然起初對瓜爾佳·杜若的妩媚風情有些排斥,但是年深日久,瓜爾佳·杜若就融入了貴族圈,緣由瓜爾佳·杜若雖然生有着妩媚風情卻沒有漢民虛僞巧詐的習性,瓜爾佳·杜若本來就生有難以馴服的天性,杜若與她們滿洲姑奶奶也有共同語言。
那爾和的夫人瓜爾佳氏生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那齊肯是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
大姐姐薜荔和二姐姐芳椒平素很疼愛弟弟那齊肯,那齊肯對于大姐姐和二姐姐是敬重的,那齊肯有了一個小妹妹,他疼愛最小的妹妹,小妹體弱多病,他就吩咐下人多熬煮甘草喂食小妹,以治咳嗽病。
那爾和一家子在蘇州生活了七年,那爾和又升任為伊犁将軍,乘齡随着阿瑪的升任在伊犁生活了三年。
伊犁的環境迥異于蘇州的環境,如果說蘇州是江南水鄉水墨畫卷一般幽深沉靜,伊犁就是雪峰山下壯麗遼闊的碧綠草原。
那爾和的三女兒自從到了伊犁,六脈調和,很少再犯病了,她在伊犁學會了吹奏笛子,人也比從前胖了一些。
伊犁大草原是多麽一望無際,尤其是伊犁大草原連接着雪峰山,在雪峰山的滋潤之下,伊犁大草原生機無限,人置身于其中,必會彈奏起歡快優美的笛聲。
乘齡服用了天山雪蓮,六脈調和,她看着當地的人都騎着馬馳騁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中,便也去學習騎馬,她的騎術老師是當地的維吾爾人。
騎着白駒,乘齡對着白駒的馬耳私語,她的小白駒四蹄健壯,能夠馱着她到四方游玩。
伊犁将軍夫人瓜爾佳氏見最小的女兒病情逐漸穩定,雖然還在吃藥,但是她不再憂慮三女兒會卧病在床。
等回到京師,乘齡已經是個十歲的小姑娘,教她漢文的先生是一個在科場上失意的讀書人。
那爾和由于娶了有漢人血統的瓜爾佳氏,于是乎那爾和這一房有特別的書卷氣息,烏喇那拉家的親戚嘲諷那爾和娶了個南蠻子,瓜爾佳·杜若聞此也不哽咽難鳴,她身上流淌着苗漢兩族的血液,她早就習慣了別人對她的稱呼。南蠻子一詞的本意是指三苗之民,後來南蠻子一詞才意指南遷的漢人。
由于是混血兒,瓜爾佳·杜若身上有着無所畏懼的個性,遺傳到女兒身上,就是女兒們對于漢學雖然精通,但是也懂得分寸。
近日以來,旗下幾個糊塗的滿洲姑奶奶有學漢人女子裹三寸金蓮,瓜爾佳·杜若嚴令禁止家中的三個女兒模仿漢人女子的裹三寸金蓮。瓜爾佳·杜若自有見解,她認為三寸金蓮是弱本之因,漢人被滿洲打得滿地找牙,就是因為漢人女子太過殘廢,致使漢人女子所生的男子也比其他民族的男子弱小,所以人山人海的漢人才會被數量稀少的滿洲人打趴下,漢人便做了滿洲人的奴隸。
乘齡的漢人教書先生姓顏名致堯,顏致堯暫且在承恩公的府邸教授學生,顏致堯據說是複聖顏回的後代,作為教書先生,顏致堯很欣慰所教授的女學生天資聰穎,女學生的七律詩與五律詩做得又快又準,但是女學生更喜歡宋詞的綽約多姿。
顏致堯教授了三年,帶足了三百兩銀子,就進科場博取功名。
那爾和前兩個女兒已經出嫁了,只剩下三女兒乘齡還沒有出嫁。
一女百家求,烏喇那拉·乘齡由于是當今皇後的侄女,許多滿洲的達官顯宦便派遣官媒人前來求娶,乘齡在閨閣之中靜觀達官顯宦的求親鬧劇。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他們都是為了權勢啊,乘齡多愁善感地說道:“如果沒有了那爾布家的一等公爵位,又有誰會來求娶我呢?”
端午節是女兒節,乘齡便帶着兩個丫鬟去逛廟會,一個丫鬟是阿紅,一個丫鬟是阿紫。
廟會極其熱鬧,人來人往,天橋上還有搞猴戲的,端午節廟會粽子全部擺在門面上。
為了隐藏旗人的身份,乘齡特意穿上了湘妃色大袖襖與水綠色百裥裙假扮漢人女子,她卻沒有想到惹來了大麻煩。
“姑娘,請留步。”,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太監截住了她們主仆三人的去路。
小宋子!他不是五爺永琪身邊的小太監嗎?乘齡由于偶爾進宮,便記得了時常到姑母承乾宮打千的五阿哥永琪的貼身太監模樣,這些皇子阿哥雖然表面上正經嚴肅,實際上是風流成性,在君父面前就是一條哈巴狗,在外臣內監面前就是一條蒼猊犬,朝廷上別有居心的官員甚至送去美人供他們享樂。
“什麽事?”,阿紅瞪着眼珠子,說:“別擋住我家姑娘的去路!”
“哎呦!”,小宋子陰陽怪氣地說道:“你家姑娘能被我家爺瞧上,絕對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盲談瞎說!”,阿紫憤怒地喝斥道:“你家爺可知道我家姑娘是誰嗎?”
“阿紫。”,乘齡揮了揮手示意道:“別開口,指不定這小厮的主子比我阿瑪的官職大呢。”
“算姑娘識相。”,小宋子誇耀道:“姑娘我看你是漢軍八旗人家的姑娘吧。做我家主子的格格可是能讓你阿瑪飛黃騰達。”
“你……”,阿紅氣惱地跺腳說道:“這厮無禮!”
“哦?”,乘齡半偏着頭上的花釵圓滿發髻,說:“叫你主子過來,我要和他說幾句。”
“小宋子,別吓着這位姑娘。”,永琏微服出行,他特意穿上寶藍色雲團行袍掩飾身份,永琏和顏悅色地說道:“小宋子是我家五弟的仆人,若是五弟的仆人多有冒犯之處,望姑娘海涵。”
“我可沒有被吓着。”,乘齡感激地說道:“謝謝你解圍,二爺。”
阿紫俏皮地說道:“多謝二爺為我家姑娘解圍。”
“二爺……”,小宋子見是二阿哥出來解圍,他便不再說話了,他不敢頂撞權勢特別大的主子,“二爺,五爺有請您,請您到龍源樓一坐。”
“我倒忘了。”,永琏大笑地說道:“遇見了這位美麗的姑娘,我什麽都忘了。”
二阿哥永琏在兄弟叢中都是特立獨行,他特別地高傲,令一幫兄弟不敢逼視之,五阿哥永琪一向是他的跟班。
端午節廟會的狂歡一直持續到日落西山,主仆三人行走于街道上。
“三姑娘,你為什麽不說自己是滿洲的姑奶奶呢?”,阿紫疑惑地問道:“任憑那小厮說你是漢軍旗人氏?”
“三姑娘都打扮成漢人裝束。”,阿紅甩着繡花手帕說道:“還需要做什麽解釋?再說我們三姑娘本來就流着漢人的血啊。”
回到珠翠堆徹的閨閣,乘齡拿起西洋玻璃鏡,一雙黑曜石般的眼睛注視着鏡中的自己,難怪有人說她是漢軍八旗人氏呢,漢人都是一雙黑曜石般的眼睛,然而苗民也是一雙黑曜石般的眼睛。
拿起西洋玻璃鏡才得以窺見自己的面容,今時今日五阿哥派遣一個小太監說要她做庶福晉的事情,緣由是誤會她是漢軍八旗的女兒,使乘齡內心不禁湧起對于前塵往事痛苦的回憶,任憑你是滿洲正黃旗的秀女,只要家道中落,一切都是空,榮華總是三更夢。
阿紅送來了一碗燕窩,三姑娘随着老爺夫人回到京城,總是需要燕窩來調養身體,端午節清香的艾草熏一熏屋子,三姑娘的咳嗽病也就緩解了。